根据《贵州师范大学2025—2026学年第一学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方案》,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(贵州应急管理学院)举办“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”劳动教育实践活动,请各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,具体内容如下:
一、活动目的
通过开展培训,使学生掌握基础急救知识及操作技能,能够在突发情况下实施科学有效的自救与互救。完成培训后,学生需通过理论考试与实操考核,强化安全责任意识,提升应急处置能力,弘扬“生命至上”的社会责任感。
二、活动主题
“生命至上 应急护航”------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实践活动
三、组织单位
承办单位: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(贵州应急管理学院)
四、活动对象
2023级、2024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
五、授课教师
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
校内指导教师:孙威、蒋君、刘小萤、王红瑛
六、活动内容
心肺复苏(CPR)、AED操作、止血包扎、气道异物梗阻处理等急救知识与技能。
七、报名参与方式
以自愿报名形式参与,每期报名名额50人,共4期,总计培训200人。2025年9月16日前扫描二维码报名,后续具体活动由学院统一安排。


报名二维码
八、活动时间与地点
培训与考核时间
第一期:2025年9月19日14:00-17:00
第二期:2025年9月26日14:00-17:00
第三期:2025年10月10日14:00-17:00
第四期:2025年10月17日14:00-17:00
考核时间:2025年10月24日14:00-17:00
培训与考核地点:学生事务中心TAD或青春同伴社(公共教学楼3号楼负一楼)
九、活动流程及规则
(一)应急救护知识理论讲解
讲解急救原则、心肺复苏流程、创伤处理要点等,播放急救操作视频,学生需完成随堂理论测试。
(二)分组实操演练
心肺复苏(CPR):使用模拟人练习胸外按压、人工呼吸及AED操作,教师逐组指导。
止血包扎:学习环形包扎、螺旋包扎、三角巾固定等技巧,分组模拟不同伤情处理。
十、学分认定
总学时为4课时,通过理论测试(80分以上)及实操考核(规定时间内动作规范、流程完整),获0.2学分。
十一、注意事项
(一)材料与工具:每人配备一套训练耗材(绷带、三角巾、一次性呼吸膜等),严禁浪费,培训结束需主动归还。
(二)安全规范:培训期间听从教师安排,注意用电用水,共同维护教室与工作环境卫生,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,严谨违规操作。
(三)参加培训活动的学生每次活动前需提前10分钟到教室,签到并领取材料。
(四)如遇突发情况(如设备设施故障、安全事故等),学生应立即停止操作,严格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,确保人身安全。
(五)学生应爱护场地的各类设施设备,若出现损坏情况,需按照实际价值进行赔偿。
十一、咨询联系方式
联系人:孙老师
邮箱:798490047@qq.com
贵州师范大学教务处
2025年9月9日